百年回眸生七问——传承流变与兼容并蓄的近现代天津国画(五)

2025-09-21

文|何延喆



未命名_副本.jpg

何延喆

五问——递传发扬

天津的美术教育起步并不晚,如上面提到的直隶高等工业学堂图案科、河北女师的图画副系等,但真正出成果的美术教育机构是于1930年10月成立的天津市立美术馆。说到天津美术馆,有一个人应该提到,那就是严志开,他留学日本后在天津建立了首座美术馆,从20世纪30年代初延续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最终在50年代和天津历史博物馆合并。当初天津美术馆是仿照日本东京美术馆建制建立的,集美术教育、美术研究、美术收藏和展览陈列于一体,办刊物,收藏名人字画,在天津美术普及和提高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当时天津没有专门的美术院校,但美术馆培养了大批的人才,包括刘奎龄的儿子刘继卣以及著名油画家张文新那样的大家。不无遗憾的是,天津的美术教育一直不大稳定,如20世纪50年代全国各地都成立了美术院校,当时全国七个行政大区每区一个,位于华北区的天津成立了河北美术学院,但在1962年国民经济暂时困难时期,全国其他美院都没有下马,唯独天津的美术学院下马了。之后成立了河北艺术师范学院,几经变化,现在稳定了。因此,天津本土画家既包括原天津美术馆培养的,也包括后来河北美院以及河北艺术师院培养的。另外就是从国内其他地方,特别是从北京来的画家,其中国画家居多,也有一些油画家。

关于天津美术教育体系。现在有些专家学者在研究一个问题,就是20世纪近现代国画教育有两个教学途径:一个是院校系统,一个是非院校个人授徒。在20世纪后半叶,传统派和学院派这两种势力一直在竞争。比如,湖社就是非学院教育,培养了大批画家。包括严六符先生的教学系统都属于传统派,延续师傅带徒弟的做法。

在天津美术教育的形成和变动发展中,很长一段时间在培养方向上和其他地方不太一样。20世纪50年代以后,国内每个艺术院校都结合当时形势和需要先后设立了一个重要学科--“彩墨写实人物画”,称为“徐、蒋体系”,从中培养有生力量作为师资定向发展。但天津由于美院、艺术师院并未跟风,反而有了一个束缚较少、相对自由的空间,为此后人才的脱颖而出提供了条件。




编辑 │ 冯冬


0.gif


1.jpg
天津湖社官方网站


2.jpg
天津湖社微信公众号


天津湖社今日头条.jpg
天津湖社今日头条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