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派国画简论(二)|王振德

2025-08-03

文|王振德


未标题-1.jpg

王振德


史实证明,“津派国画”具备了上述画派理论要求的全部特征,是中国近现代绘画史上典型的富于地域特征的画派。“津派国画”与“京朝画派”、“海上画派”一样,肇创于晚清光绪年间,吸引南北书画名家聚会的天津文美斋,便是当年津派画家们活动的重要场地之一。著名国画家张兆祥是天津名家孟绣村的弟子,李绂麟的再传弟子,他与同门马家桐、王铸九、徐子明合称“津门四子”,并与刘小亭、黄山寿、张瘦虎、徐世昌、尹澄甫、梅振瀛、黄益如、罗朝汉、辛樾等人,以文美斋为雅集中心,联络南北名家,为创建和发展津派国画作出了历史性贡献。这里仅选介张兆祥、马家桐、刘小亭、黄山寿、张瘦虎、徐世昌六人。

津派国画奠基人张兆祥(1852-1906年),字和庵,世居天津北门城里,幼年家贫,性喜书画。经词曲家张效伯引荐,少年时代拜书画名师孟毓梓(字绣村)为师,山水、花鸟、人物无所不学,深得写生花卉的根基,将清代恽南田、邹小山、王忘庵及郎世宁西画技法融为一体,远溯五代黄荃、徐熙,注重实物写生,并借用摄影方式丰富传统构图,创出洋为中用、古为我用、注重情趣意境与物理生机的独特画风,成为中国画从古代模式转入近现代形态的先行者和“津派国画”奠基人。与任伯年等海派国画家参酌西画技法的时间几乎同步。所画牡丹、荷花尤具特色而倾倒时人。另画《百花笺谱》多种,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文美斋主人请查凌汉为其百花画稿题写诗词,同年陆续由天津文美斋刊行,流布海内外,楷模至今。所画山水宗法元人,以散逸静雅为旨趣,现有《仿梅花道人山水卷》行世。张兆祥人物画传世无多,却精妙至极,颇具时代性和现实性。早年创作《天下太平人物便面》,表现四十四位形态、身世、年龄各异的人物,将题写诗文与变态家庭、贵妇出行、群丑鉴宝、金钱世情等四组人物形象珠联璧合,具有辛辣的讽刺意味和教育意义,一洗时史面目,如弟子刘奎龄所说其“笔墨间含有一种渊静之致,穆然有古大家风”。马家桐也尊其为老师。张兆祥弟子众多,卓有成就的弟子有陆文郁、刘奎龄、李文沼、陈彝、刘克宽、石承濂、董骥良等人。




编辑 │ 冯冬


0.gif


1.jpg
天津湖社官方网站


2.jpg
天津湖社微信公众号


天津湖社今日头条.jpg
天津湖社今日头条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