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私人画馆式的教学形式。1931年陈东湖在家中开设“东湖画馆”并出简章招生,招收学员学习花鸟画,其中第六条、第七条规定,“本馆之授课分为两班,早班为男生,晚班为女生”,“授课时间每星期日举行,分早晚两班,早班自上午九时至正午十二时;晚班自下午二时至六时”。授课内容为“专授花卉分为二部(一)工细部;(二)写意部,任学者自择”。仅就简章来看东湖画馆是湖社的外围组织,与湖社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可称为湖社的花鸟专科部,这种教学方式实际上与湖社的雅集式集体教学有了一些区别,在某种程度上有私人夜校和私人画室的性质,又和胡佩衡的函授学社有些不同,胡佩衡是单一式教学,内容设定以教师擅长为主,而东湖画馆则是一名教师同时教授多名学生,形成一对多的教学局面。并且还具有几个特点:第一,采取固定时间,分班教学。第二,教学内容细分为工细部(工笔部)和写意部,实习细分教学。第三,“东湖画馆”具有私人画室的性质,与函授学社一样,因此前来学习的学生要交纳“每人每月四元”的费用,与湖社免费招生是有区别的,与其他业余美术教育结构相似。第四,教师可以登门上课,这种家教的形式在其他的社团中尚未发现。第五,设有函授部[32]。综上可以说东湖画馆湖社画会教学活动的又一种形式。
4.1930年湖社画会在天津举办成绩展览,效果极好,于是次年1月1日《湖社月刊》便刊登启事称:“拟在天津设立分会,研习工细山水、人物、花卉”并同时发布《湖社试办天津国画传习社简章》[33]。天津国画传习社是由湖社直接举办,并派遣会中“评议之成绩优良者担任”教师。
可以看出,国画传习社与前述几种教学形式有了很大区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师分科教授山水、花鸟、人物(没有走兽画科),学生有条件者可以兼修,较之单独教学和私人画馆式的授课在可选择的科目更加广泛。第二,国画传习社采用全日制的运行方式。虽然学生分时上课,但教师是全职工作,与“余暇教授学员”[34]有区别。教学时间从以往的每周一次增加到每周四次,教学内容从星期一到星期六每天的各科课程有规律地交错进行,同时还有“早班”“晚班”,星期天设有“星期班”,学生上课时间相对固定。第三,由于国画传习社的教学场所为公共空间,保证每班学生三四十的数量,各班总数在百人以上,从这一点上讲基本上已经从私人教学的方式过渡到班级制教学形式。第四,也是最为重要的,天津国画传习社提出了明确的“以传习国画造就美术专门人才”为办学宗旨,即通过国画传习社这种美术教育机构,培养国画方面的专门人才,在教学理念上有一定的升华,与传统画派的美术教育主张相契合,并更加具体。教学模式也与北大画法研究会国画部在具体操作上有相似之处,已经具有业余美校的特征,在伴随社团发展而运行的业余美术教育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编辑 │ 冯冬
来源 │ 天美中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