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军琪
字誉之,号悟道
中国当代实力艺术家,出生于湖北武汉,籍贯湖南湘乡,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2006年美术作品入选“联合国成立六十周年世界华人艺术家书画展”中获得金奖,被联合国授予世界华人杰出艺术家称号。其作品入编中国文化部“1949-2009年影响中国100位艺术大家”,2009年在全国生肖国画艺术名家百人榜中被评为生肖国画领军人物,2021年通过评选荣登“2020中国金融艺术先锋人物”榜。原为文化部艺术市场杂志社首任美术总监,现任中国人民银行文联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金融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促进会会员、湖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天津湖社画会研究员、中国画创作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石齐画院画家。
——陈军琪山水画导读
文|杨雍
绘画是一种默契,而以国画尤甚。国画讲求水与墨合,墨与笔合,笔与手合,手与心合,心与意合,本质乃是笔墨写意。笔墨能够随心所欲达成写意默契者为数并不多见。
从湖北美术学院科班出身的陈军琪,原本是在致力于油画的中国化方向上能够进入油彩圣殿的勇士,他的油画从不是自然的复制,总有着某种主题象征意义,关照信仰关照生命。基于他在油画的中国化方向上的把控,遂日渐驱使他同时向国画的山水领域双管齐下。
陈军琪是我所见到的从油彩转水墨,从西画到国画,能够在笔墨修道中得道的最出色也是最为成功的代表人物。他的艺术之旅,在于亲近自然,在于善悟,在于苦修,具有着十年磨一剑的专注精神。专注传统,使眼界卓识,专注造化,得山水清气,专注人文,让思想洞彻。其敬业之专,专业之精,精诚所至,笔路为开。
“山似相思久,推窗扑面来”,用随园先生(袁枚)此两句诗足可引读陈军琪之画。进入他的笔墨家园,有如误入班固、张衡大赋,规模宏大,结构恢宏,高情咏怀,饶多气象。但见烟云相随红尘四合,使目不睱接,极尽大美铺陈之妙。“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天地何不能言? 是天地山川之不自居而无私自谦之德。则山水画家图写天地山川万物,有为天地立命为山川代言之使命。当以传移摹写山川风貌为下,代言山川精义神韵为上;山川本非静物,自有其风度风骨精义神韵在。能画出山川的风度风骨,是一个合格画家的本分;能画出山川的精义神韵,是一个合格画家的担当;反之,若糊涂乱沫,把天地山川糊涂狼藉、邋遢一片,不是画家失职,实是画家失德。因此,善待作品就是善待生命一一图写山水的过程就是生命再造的过程。作为一个山水画家,画每一幅作品的绘画过程既是敬畏天地的过程又是完善自我的过程,故有“天人合一”之说。愚以为,山水画诚是人文社会的缩影:山川之于画家,是为因寄所托,画家之于山川,乃本于时代之盛衰。 陈军琪之画,流露着时代的昌盛精神,有一种高华壮丽的正大气象,渗透着一种家国担当和人生意气,无不彰显着山川之生命意义、气息和精义神韵。所以,江山之颂就是祖国之颂。在他的宏篇巨制面前,会使人感知到他为祖国山河代言和传神写照的满腔热忱。观其主题巨作《侗乡的腊月》(又名月夜)《绿秀古塞万木荫》可以感受黔东南的升平景象,《通向远方之路》《桦树铁山绕白云》皆有身临其境之感,不下堂筵,坐穷林壑。放眼《穿越高原》有登泰山小天下之感慨;而《红其拉普》作为丝绸之路的主题创作则有西北丰碑高山仰止之敬畏。《亘古》(又名沧桑岁月)更以尽精微致广大的浑厚笔墨体现着雄壮的长城神韵;此皆昭示着陈军琪的汉赋心境,更是他因寄所讬为山河代言的生命迹象。也不难看出,他百画不厌的雪域高原、黔东南少数民族聚居区、太行山和北国要塞正是他才情所合,情怀所系的契合点,无不凝聚着他的人生艺术价值观的精华。
国画自来有着写意主义和笔墨原则。陈军琪的写意昭示着他山水的磅礴与浑厚;陈军琪的笔墨透露着他借古开今的道性和与大自然浑然天成的默契。他的画是借古开今的典范,是中西合璧的典范。不能不说他的国画山水受益于传统文脉和西画造诣的双重滋养。我认为,西画油彩与中国画笔墨之关捩,在于借鉴,不在于融合。善画者,能从西画的笔触之中悟道国画的笔道分布和笔法挥运,能在西画造型之上悟道国画的虚实整饬与虚无散淡,能在西画色彩的单纯和斑斓之间悟道国画的墨法交织和墨气遗韵;无疑,陈军琪是善画者。
我自诩专事山水多年,深知此中甘苦:欲攫取传统,岂止于画地为牢;欲挣脱古人,岂可能止于至善;欲自立门户,岂在于我行我素。陈军琪作画若有神助而画中“有我”,每视尺幅大小,不拘一技,因材施展,神韵风度各有分合。看他《墨韵山涧写真情》笔精墨妙,《苍山不老》金碧瑰丽,《溪山清韵》墨色活脱,《春息》乡情,使人泪奔;《家园寄情》笔墨烂漫,清雅散淡,《沧桑岁月》如临实境又独见匠心;《桐乡腊月》用笔不厌其繁而苍茫悠远,此皆极尽以形写神之妙。再看他写生之作却迥别于其高头大卷,则如清词小令般脍炙人口,在手法上从简而洗练,在水墨上笔干而墨润,在重彩上靓丽而脱俗,冬夏互补,春秋不犯,则有以神写形之致。
画无论繁简,或聚精会神,或托物言志,或抒散怀抱。若津津于笔墨则亏意境,若津津于形貌必失神采。故纯依笔墨形式,不足以论画境;纯以造型关照,则不足以传神韵。故尔以形神兼具为善,则不可固步自封有门户之见。陈军琪不受门户束缚,汲古纳新,择善而从。功不负人,天不负勤,不经意间笔墨的表现力跃然纸上,他能在干湿浓淡之间驾轻就熟,并能驾轻就熟地把握笔墨的大局观。他的笔墨迥异于传统,然又不失传统意蕴。笔墨日臻完善,且能驭繁以静,驭简以动,使坐拥山林,殊绝气象,以心相印,以神遇焉;下笔 意与心应,心与手应,笔墨相承游刃有余;则他笔下山水总有着蒸腾向上意气勃发之意。
陈军琪 “噼断崑崙,有宝剑锋芒淬砺” 他的成功是经过西画和国画的双重磨炼和洗礼的,这其中有道不尽的艰辛和险阻,精诚所至自不待言,作品有着永恒的说服力。
作品欣赏
陈军琪
中国画 《侗乡的腊月》 144×367cm 2016年
中国画 《通向远方的路》 230x197cm 2016年
中国画 《红其拉普》 230×2000cm 2016年
中国画 《穿越高原》 240×150cm 2016年
中国画 《沧桑岁月》 240×124cm 2017年
中国画 《苍山不老》 200×200cm 2018年
中国画 《春息》 68×68cm 2016年
中国画 《家园寄情》 68×137cm 2016年
中国画 《墨韵山涧写真情》 240×200cm 2017年
中国画 《源》 180×97cm 2016年
中国画 《幽谷回响》 193×124cm 2016年
中国画 《天池映月》 244×120cm 2018年
中国画 《赤山图》 61×33cm 2020年
中国画 《太行飞瀑云崖暖》 180×97cm 2019年
中国画 《山岚碧池有渔家》 34×68cm 2021年
中国画 《回乡》 34×68cm 2021年
中国画 《昆仑雪山下》 137×68cm 2017年
中国画 《高山一飞瀑,草木四面同》 137×35cm 2022年
中国画 《月山瀑声隆》 137×34cm 2022年
中国画 《太行人家》 33×33cm 2020年
中国画 《暮归》 33×33cm 2020年
中国画 《草原新骑手》 230×190cm 2021年
中国画 《侗族大歌喜丰收》 240×200cm 2018年
中国画 《芭沙十月》 210×150cm 2019年
中国画 《驻村干部》 178cm×97cm 2020年
中国画 《夕阳无限好》 200×180cm 2021年
中国画 《事事吉祥图》 137×34cm 2022年
中国画 《吉利图》 34×34cm 2021年
中国画 《枝头私语》 97×90cm 2014年
中国画 《事事如意》 180×97cm 2014年
编辑 │ 冯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