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湖社画会著名画家郭金标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11月2日凌晨4时逝世,享年77岁。
郭金标,1944年10月生于天津。天津画院专职山水画家,天津老年书画院顾问。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山水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天津画院画家,天津湖社画会艺委会委员、理事。郭金标自幼研习中国山水画,早年师从津门画家严六符,研习传统绘画,后长期探研北派山水画。其作品追求凝练与放逸的精神风骨,画风跌宕奔放,颇具形势美感而又富于生活气息和时代特色。在他的画中,其画面的气韵、格调、节奏展示了他在山水理法、结构方面的充实和饱满。而这些都是主要通过笔墨、水色等体现出来的,并把独特的山林地貌表现得淋漓尽致,狼毫、兼毫,中锋、侧锋、散锋交互运用,发挥了不同的水墨特征,体现了鲜活的山水特色,表现了曲折、灵动、丰富的山水审美意境。在浓淡、虚实的平面中呈现了丰富,甚至是强烈的诗意化美感,体现了在民族绘画语境下的一种内在静观和富于积极生活意义的独特河山气象,展示了一个多角度而又情景交融的绘画空间。那些具有符号意义的“皴擦点染”以“写”的方式推动了他的艺术思想的进一步完善,扩大了其艺术表现力。可以说,他的作品对于北派山水画的学习和借鉴都有重要而特殊的贡献,这些都展示了他对于山水画艺术的才情和功力。郭金标的画最大的特点就是重传统、重笔墨。其用笔沉着坚实,笔笔有力,具有力透纸背所体现出来的力感。在用墨方面又同样有快慢、动静等方面的变化,其用墨多有干湿、轻重、浓淡等的交融变化。在笔法中参以丰富的墨法运用,在模糊中见分明,既能笔笔分明,又能融洽适中,颇具宇宙万物的苍茫、圆融的特点和活泼泼的生命契机。正是通过笔墨的巧妙运用,才体现了不同的河山气象。他还取其北方山石意象为骨气,南方烟云变幻意象为其韵致,最后将这两种审美感受结合起来,变成了自己充实豪放的画风。 几十年的绘画实践,郭金标有着深厚的传统功底和绘画功力。他对学生毫无保留传授绘画技法,他常常讲笔墨当随时代,要不断创新,用古人绘画技法加上现代绘画技法及自已对大自然深度理解和探索,力推新作。创作了大量精品。他的山水画气势磅礴,峰岭延绵,树木繁茂,雲烟缥缈,水墨淋漓,给人以大气和美的享受。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画院联展,并赴瑞士、日本、法国、新加坡及港台等地展出。亦多次举办个人书画展,不少作品被国内外博物馆、美术馆收藏。出版有《郭金标山水画选》、《传统山水技法全解》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