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光作《百牛图》
问世十二载好评年年
张明光,著名书画家、艺术评论家。祖籍山东东平,1951年出生于天津,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受教于孙其峰先生。现为天津财经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中国画学研究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天津分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天津分会会员、中华当代书画艺术研究会名誉主席、燕京书画院名誉院长、王学仲艺术馆研究员、天津湖社研究员。
牛年画牛
——浅析张明光书法绘画艺术
王保昌/文
张明光,我国著名书画家、著名艺术评论家。祖籍山东东平,1951年出生于天津,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现为天津财经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中国画学研究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天津分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天津分会会员、中华当代书画艺术研究会名誉主席、燕京书画院名誉院长、王学仲艺术馆研究员。
张先生自幼就随父亲习字学画。其父张鸿庆先生(1918—1977)字云龙,擅长书画,精于图案设计。是共和国纺织界的领军人物,曾主持设计元帅的肩章、领章。书法自唐楷入手,以颜柳用功最勤,稍长改习魏碑,以增朴厚之气;再溯汉隶,初习《曹全》、《礼器》,犹喜《张迁》、《好大王》诸碑,更于汉简中汲取恣肆洒脱之笔意,形成方园兼之、宽舒率意的风格。行书甚得何绍基之方折涵纳之笔意,集隶书之情趣、魏碑之古意,更施长锋元软毫以求外柔内刚,动静得宜,纵横欹斜,点线粗细一任自然。
张先生对中国传统绘画有着扎实的基本功,多年以来,山水画一直是他主攻方向。他以为,学习前人,变他人笔墨为自家笔墨,只能在深入生活和创作实践中去完成。故此,他遍游名山大川,钻山沟涉大河,山形地貌、风土人情无一不了然于胸。同时在笔墨语言、艺术形式诸方面均有所创见,其写意山水大气典雅、水墨淋漓中亦富有意趣。细笔山水则构图饱满,皴法新颖而独特,极具现代审美指向。
张先生亦擅长画动物,画虎、画牛,这是他每天的“日课”。他画牛,初如齐白石画虾、黄胄画驴,为解决笔墨与结构关系而已,随着对牛的了解,更喜其憨而厚道,形美而易见笔墨,加之年青时曾在广西桂平的农场放过牛,每日与几百头牛朝出暮归,画过很多速写,也曾画过工笔的牛。以水墨画牛,先取法唐人韩滉,后又受李可染先生的笔墨影响,以没骨之法画牛,其代表作有 《百牛图》长卷问世,该卷高0.55米,长23米。画中亦有各种书体的题跋,或抒怀或感悟,如赞若叹。画中之牛百姿百态,或憩或奔、或戏水漫步、或舔犊之情、或抵角相向,亦有结队而行、傲然独立……形神兼备而富有情趣,广受前辈专家学者的好评和群众的喜爱。
愿张明光先生在艺术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未必正确的真话
——写在《百牛图》画展前
不幸或有幸,未能与唐代韩滉同世;余生也晩,未能亲聆鲁迅之教诲,然幸有佳作宏文传世,足令余神驰心往不已矣。余画牛、爱牛更感叹牛之坚毅雄浑,足踏实地,任劳任怨,与人有功,与物无害,忍辱负重,且不发言,其优其劣与我民性相近、民风相似,实为中华民族精神写照也。立象以尽意,故余所画之牛皆无缰绳之束缚,轭具之枷锁,亦无鞭之驱策,一任天然之恣,自由之态也。余本主攻山水画,检拙作若干,一并请方家检阅。在下不才,率百牛列阵于此,祝您牛年吉祥。
张明光谨白
百牛图
(请横置手机观看)
《百牛图》题跋
●唐韩滉乃画牛之祖,其后历百代而不绝,且名家辈出,实乃画坛之幸矣,然,牛一缰穿鼻负轭终生,耕犁不息,虽有忍辱耐劳之美誉,然,为牛者幸耶苦耶。余只画无缰弃轭之牛,意在解放牛之束缚,还牛天性也。戊子年立冬后二日明光谨记。
●余喜牛憨而厚道,寻草而食,低首漫步亦呼朋唤友,老牛顾眄,小牛绕膝随之,饱餐之余或奔或卧或嬉戏。余所牧之牛,无论大小皆未穿鼻,故无缰绳之束缚,一派天然自由之态也。明光记以备忘。
●柳宗元曾有牛赋存世,其赋曰:牛之为物,魁形巨首,垂耳抱角,毛革疏厚,哞然而鸣,黄钟满脰矣。
●郭沫若一生著作无数,余多不以为然矣,唯有一文赞牛,以为极是,其文曰:牛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牛者坚毅雄浑,无私和蔼,辛劳忍耐,足大如虹,腹大如海,脚踏实地,神游天外,与人有功,与物无害,实为国兽也。明光记于抱璞草堂岁在戊子冬月。
●泱泱华夏,绵绵千载,皆赖以农耕生息繁衍,朝代更替战乱纷纷,百姓背负青天,面朝黄土,春种秋藏愁苦万端,幸有耕牛为伴,负犁耕作、驾车载物,家有耕牛者,以为安康有靠。牛者,温驯力大、耐劳,忍辱负重且不发一言,与民性相近,与民相依,故古谚有云:耕牛乃养民之道也。画牛至此忽有所思,乃记于此。明光谨记岁在戊子冬月。
●吾研习字画多年,主攻山水,画牛,一如白石画虾、黄胄画驴,唯求笔墨与结构关系而已,然废纸无数,写牛之技并无大进,唯爱牛憨而厚道,故写而不厌也。岁在戊子年冬月明光谨识。
●群牛之中有头牛者,其牛双角若环,项粗体硕,头大如斗也,其权威亦令人类肃然,牛群之中尝有越距者,头牛傲然视之,便怵然而退,不驯则低声而鸣亦退之,偶有胆大者则以角抵之直至俯首,余者皆安然也,其令行禁止亦宛若军队也。如若两群相遇,牧童则惊恐万分,急驱引分之,不如此便一场大战至矣。其时,数丈之间,两军已各列其阵,一字排开,各有头牛缓步向前,昂首矗立对视之,不吼亦不动,余者皆然,幼牛亦静而待之,远远望去,若群雕似也。然,视为止动如箭,若弓在弦一触即发。对视久矣,如一方头牛转身而退则罢,然则对视之际,头牛眼神稍移或头牛微动,霎那间,对方头牛已哞然一吼拔足向前,众牛随之,骤然如惊雷摇天,山崩地裂也:前者掉头转臀,舍命而逃,后者紧追不弃,是时,牧牛者已全然无力调停,唯望牛兴叹耳。余偶遇一次,嗟乎!奇之、乐之、惊之、继而后悔不迭矣,何也?三日后,四十里外邻县之百姓赶牛以还,故复喜之、谢之,众人皆喟然叹曰:民风朴厚,青天可鉴矣!此乃昔洪秀全率太平天国起兵之地——广西桂平也。
●三十八年前,余曾在此牧牛,当了几个月的倌,不知何故,数百头牛皆未穿鼻,一派天然之恣、自由之态也。牧牛之余,吾画速写无数。画牛至此记拙文以博方家一粲也。岁在戊子年明光记之。
●韩滉画牛格高品逸,自唐以降,少有过其右者,吾今以没骨之法写牛,意在取其憨而无所束缚,天然自由之恣,涂抹百头,其中甘苦自知。明光又记。
●不知何时,“笔墨当随时代”已成画坛一时髦语,然,一随字便已落后于时代,若笔墨当超时代或观念当超时代,若何?不知诸位方家以为然否?明光忆此记之。
●古今贯通,中西融会乃画之大道也,点线面互补是也。戊子年冬月明光谨记于抱璞草堂。
●见不尽者乃天下之事,读不尽者乃天下之书,参悟不尽者乃天下之理。
●古人云:外师造化,中得心源,造化即宇宙间万事万物,心源乃画家之思想意念情感矣。明光谨记。
●津门报人苏君连雄,为人仗义豪爽,笔锋甚健,口才绝佳,乃沽上名记也,我与君相交十年,叨为知交,知我画牛,便极尽怂恿作百牛之图,我生性闲散,便偷懒耍赖:未必百头,作群牛可否?苏君当即训斥,连说不行,群、百之异谬之天壤。抵赖遂告失败,勉强应允。自此,苏君每日电话催促类于逼债。然,苏君既有成人之美意,我焉有不画之理,提笔涂抹奋战三月有余,画毕第一百头牛,此卷纵五十五厘米,横二十一米,题跋若干交差复命之际,方不知如何是好也。张明光识。
《百牛图》局部
(编辑:冯冬)
天津湖社官方网站二维码
天津湖社微信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