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其翼|艺术遗珠、文化传承

2024-06-12

0 (1).jpg


张其翼(1915—1968)号君振。满族,生于北京。11岁请世交金北楼指导学习写意花鸟画。16岁加入湖社。1935年考入北平辅仁大学美术系,从溥雪斋、汪慎生等学习山水、花鸟。1937年担任北京古物陈列所武英殿国画馆研究员。1940年参加湖社画会集体组办的日本京大南宗院画展。同年组织竹社画展并举办展览。1946年9月任民国时期中国美协常务理事。1955年为庆祝世界和平理事会召开,与92岁高龄的齐白石、何香凝、汪慎生、于非闇、王雪涛等当代名家合作,并由郭沫若题字的巨幅花鸟画《和平颂》,成为当代画坛不朽名作。1956年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后调入天津美术学院任教。出版有多种年画及《我怎样画翎毛》《张其翼画集》等。


先生专心自学,精心临摹和研究历代名画,于明代林良、吕纪最下功夫,还兼学宋代马远、夏圭的山石画法。张其翼先生是我国近、现代史上无法忽视的卓越艺术家之一,至今,他的作品依然被广泛地关注着、赞赏着、重视着。


0 (2).jpg


在四十年代的北京,张其翼先生与田世光先生齐名。1956年,张其翼赴天津任教。1955年,张其翼同郭沫若、齐白石、何香凝等十四位书画家一起,为保卫世界和平大会而共同创作了巨幅彩墨国画《和平颂》。


0 (3).jpg


张先生不是一个逸笔草草的文人画家,而是一个以画为业,有真本事、真功夫、真正能“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艺术家。久居北京的金城,提倡“以工笔院画为正轨,以写意为别派”,提倡“精研古法,别求新知”,张其翼走的正是金城身体力行的路子,尤其擅长画花鸟。


0 (4).jpg


张其翼先生能工能写,最突出的是寓写于工,写中有工。“寓写于工”,指他以工笔为主体,同时含有写意,在工整细丽的同时兼能生动活泼、绝无一般工笔画的刻板之病。


0 (5).jpg


“写中有工”,是说他画写意也讲究造型、结构、笔墨,包含着精审的工笔态度。能达到这种水准和境界的近现代花鸟画家,实不多见。


0 (6).jpg


0 (7).jpg


0.jpg


(摘自:月雅书画

作者:王伟毅

编辑:冯冬)




天津湖社官方网站二维码


官方网站1.jpg


天津湖社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官网微信1.jpg



天津湖社今日头条二维码


天津湖社1.jpg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