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湖社画家杨熹发作品赏析

2024-06-12

微信图片_20200402164840.jpg

杨熹发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天津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教授和研究生导师

天津湖社画会研究员


—— ◎◎◇◇◇◇◎◎ ——


杨熹发,1963年生于中国天津。南开大学文学院东方艺术系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89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绘画系,获学士学位; 1996毕业于天津大学王学仲艺术研究所,获硕士学位; 2010 毕业于南开大学,获博士学位。1998年始往返于中澳之间,居住创作至今。曾在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中国当代翰墨名家研究-杨熹发》画册及《中国画裸体艺术的表现形式与美学特征》;《国画家》杂志专刊杨熹发专辑《绯之梦系列》;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出版《21世纪有影响力画家个案研究-杨喜发》画册;另有作品及论文百篇曾于《美术》、《中国画年鉴》等报刊杂志上发表。




杨熹发:形而上的朱墨图式

文 | 云峰画苑


杨熹发有良好的学养底蕴,博士毕业,又有国外旅居研究经历,古今中外艺术多有涉猎参照,擅长中国画,主工人物。


杨熹发长于传统及当代工笔,有诸多作品获高奖,后来更多笔墨色的大胆探索之作,前卫感突出而风格强烈,给人以少有的震撼力。


我们读中外美术史会发现,古今中外有突出成就的艺术家,都具有超乎寻常的想象能力,笔下之物皆服从于主体意识的调遣与宣泄,一切表现手段只是实现观念图式的媒介而已。


1.jpg

《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对话高更》


被视为“另类”“叛逆者”的杨熹发,在世界艺术思潮风云多变的当代,权衡中西艺术之长,找到了自己的坐标:用代表中国红的朱砂做底色,适当调墨色,具象、抽象、意象不拘地表现“逆光”中的人体、符号、物象、时空、梦幻,对宇宙、人类与自然状态作深刻反思,以宗教般的虔诚图释形而上的哲思玄念。


11.jpg

《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对话高更》局部


于是,他的画热烈、旷放、至性、奇逸乃至荒诞,平面化、装饰性、满构图、超时空等手法频频使用,河图洛书、龙图腾、儒释道、性学等文化揭示会于腕底,也不乏对生态、社会问题的追问反思。


他有精湛的写实本领,笔下的东方女性之美不亚于西方女性的刻画塑造,且更富有空灵玄妙、无拘无碍之境,无疑是诗性的放逐与徜徉、痴梦般的神游与呓语,充满浪漫情调。


2.jpg

《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对话高更》


杨熹发的作品很特别而独树一帜,又有很多系列,颇具哲理性、艺术性与人文关怀,内涵十分丰富,是一种发人幽思的形而上的朱墨图式。




《绯之梦》系列作品


齐物养生入画境

文 | 范曾


中国画疏密二体,肇自六朝,而备于盛唐。张萱周昉以绵密典丽为密体造极;吴道子以疏放清远致疏体登峰。此画史之大观也,前人之述详矣。自此以还,流派繁衍,未出其大限。巨擘大师,不绝如缕。遂使境界不断拓展,技法日臻丰瞻,古典美学非托空言,回归古典云者亦非无的而放矢。


微信图片_20200401202418.jpg


与杨熹发相识于上世纪九十年代,谦恭温良,执弟子礼十有余载矣。观其行止,取予义而临财廉,不苟言谈,于艺事之追索深于思而精于技,以性之相近,遂于密体一往情深。朝斯夕斯,孜孜矻矻,遂于国中奖项多有,然不知名利为何物。余慨然而赞誉曰:微斯人,可与论艺矣。   

先是读观其画作,最感人者有西南少数民族之生活,西北牧区旷原之景象,战争烽烟中钢铁战士之形貌,尽精刻微而博大致远,世人重之,有由然也。


微信图片_20200401202450.jpg


疏体之画易失之粗陋:密体之画易流于繁缛,最难以写意之精神为密体,此中甘苦,熹发必有心悟。近三数年,有笃志于此焉。画家之梦境亦若庄生之蝶,遽遽然欲出。于是择女性人体为创造之源,作系列宏阔之构建。既非欧西中古以人体为原罪,亦非近代以人体作酒觥。裸体艺术最难免俗,而熹发蕴回归自然之哲理于画中,远离应物象形之表面描摹,境界格调迥异寻常,余深知其缘由,深谙其求索,近年彼常一卷在手,乃庄子之《齐物论》、《养生主》、《秋水》、《马蹄》,此皆大文章也,熹发之作可谓其来有自矣。

《杨熹发中国画集》付梓在迩,谨题数言于卷首为贺。


微信图片_20200401202523.jpg

范曾于南开大学西南村寓甲申


微信图片_20200401202502.jpg


门人杨喜发

文 | 王学仲


门人杨喜发天资颖异,又以英日外语入取天津大学艺术研究所。以硕士毕业任教于南开大学艺术系,尤擅人物画,曾获全国美展奖奖状鲁迅文学艺术奖项多种。又以访问学者的身份,赴日本中央大学研习日本绘画一年。多次赴澳大利亚艺术大学巡展,并进行艺术之交流,蜚声海外艺坛以为神州之国光。近年喜发专攻人体,以写实方法作裸女之传神,展现人体肌肤之丽而创为中国人体画新符号焉。蔼然有希腊女神美好梦幻之境界,宛如红宝石之璀璨绘雕,自有人物之生命之气息存在。中国水墨应用西方画理在前已有林风眠之人物,李可染之逆光山水,喜发隽思亦如是乎。


微信图片_20200401202527.jpg

二零零三年中秋节后子黾子王学仲病目为记  


微信图片_20200401202509.jpg


微信图片_20200401202518.jpg


微信图片_20200402082710.jpg




《资本论》系列作品

文 | 杨熹发


《资本论系列作品》 是有关"钱币"的思考。纵观人类史,当今世界人类所创造的的一切文明,唯有"钱币"可以超越种族、文化、宗教、政治、军事、经济模式的差异与不同而成为人类共同的挚爱。更成为当今人们生活,幸福的基础与邪恶的源泉。在这个充满矛盾、冲突、对抗的世界中,人类对"钱币"的共同态度值得关注。

"钱币"不仅与生存所必须的物质有关,更与精神相关连。通过对"钱币"内在深层的揭示,祈望人类借以摆脱物质的束缚而走向心灵的自由。


微信图片_20200401204944.jpg

币见乾坤


微信图片_20200401204910.jpg






微信图片_20200401210125.jpg





杨熹发早期作品



迎春花   1992年作


天边的云   1994年作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