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少梅的绘画美学— 以《江南春》为例(二)

2024-06-09

文|杨 婷



未命名_副本.jpg

《江南春》 局部


二、 陈少梅的绘画风格

(一) 细致劲健的笔墨

陈少梅虽师古人之法却又不囿于前人, 他对传统山水题材进行革故鼎新。 在用传统的“北宗” 笔法探索新题材的山水画上,《江南春》 与《小姑山》 便是例证。“北宗” 在画法方面, 笔墨刻画严谨, 精致不苟, 用斧劈皴、 泼墨法等用笔、 用墨方法来表现山石坚凝的块面结构, 给人以筋骨外露、 刚劲严谨的强烈印象。 陈少梅在研习前人的山水画时, 对“北宗” 山水画严谨劲健的笔墨技法非常看重, 又继而探索“南宗” 山水画技法中的披麻皴、 积墨法等含蓄秀润的笔墨, 并结合两者实践于山水画创作之中。 南、 北宗画法之别受到自然气候等因素影响, 而陈少梅作为南方人, 习“北宗” 法, 从用墨来看, 陈少梅多用水墨渲染, 增强画面的微妙变化而又有整体之势; 从用笔来看, 陈少梅用细致有力的笔墨线条勾画山石林木的结构轮廓, 布局安排错落有致, 其山水画作皴法清晰、 运笔劲健。

《江南春》 一图中, 在用笔用墨方面, 陈少梅以狼毫细笔配以墨赭勾画出山石的形状, 小笔着花青色细细点缀出村舍林木, 山中苔点以墨色点缀, 远处山体用淡墨勾画,用笔流畅精致而细劲有力, 用墨润泽秀雅而生动自然, 体现了陈少梅刚柔并济、 细致劲健的笔墨特点。 陈少梅用传统笔墨描绘具有现代气息的青绿山水, 体现了其对山水绘画的推陈出新,《江南春》 也是陈少梅艺术风格逐渐成熟的绘画作品的典型代表。

(二) 清新明丽的色彩

陈少梅的山水画继承了“北宗” 一派山水画的特点, 也融合了“南宗” 一派山水画的艺术风格。“南宗” 所用笔法圆润松散、 含蓄秀润, 通常采用积墨法层层点染南方的氤氲山水, 使得画面更具有层次感、 透气感, 设色方面常使用淡淡的青绿色罩染, 既符合南方山水郁郁葱葱的气象, 也使画面呈现出南方景色淡雅清秀的气韵。

陈少梅的山水画常配以淡雅之色, 给人清透明丽之感而不流于媚俗。 在他的画中, 山体用淡墨勾画, 山头常用花青和绿色敷色, 山脚则以墨赭细笔勾画, 水墨与色彩相互融合, 生意盎然的春山浮现于纸面。 陈少梅还常用墨绿色染天染水, 用赭色渲染画中房屋村舍等景物, 树枝树叶则用花青、 石绿染之以呈现林木丰茂的意象。 他将山水真实之色与心中虚幻之色相融合, 营造含蓄淡雅的艺术境界,山水画中的色彩清透雅丽而不艳俗, 创造了一种清新明丽的画面效果。

《江南春》 中以碧翠欲滴的莲叶为近景, 以青翠挺拔的春山为远景, 以翠绿的柳树、 淡青的田、 赭色的村舍以及身着青衣的农民等为中景, 山腰间云雾缭绕, 远山颜色逐渐淡去, 使得画面具有清晰分明的层次感。 从画面的整体来看, 近景采用石青色罩染, 远景以浅墨或石绿淡淡敷色,逐渐减淡直至消失, 画面整体色调清新明丽、 含蓄悠远, 呈现出悠然自得的新农村景象。


陈少梅的绘画美学——以《江南春》为例









编辑 │ 冯冬

来源 │寰宇艺境



0.gif


1.jpg
天津湖社官方网站


2.jpg
天津湖社微信公众号


天津湖社今日头条.jpg
天津湖社今日头条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