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郑汉印 孙晓涛
二
金城 《秋山雨后》
金城天性喜爱绘画,山水花鸟皆能,兼工书法篆刻,旁及古文辞赋。其学画主要就是在家里临摹家藏古代名人画迹,后来,其所临字画几可乱真。据陈宝琛《画家宗师故金拱北先生事略》中载记:金城“生有夙慧,幼即嗜丹青,课余握管,辄异常人。其乡里士绅,富收藏,偶假古人卷册临摹,颇有乱真之概。其作画虽无师承,而动笔即深得古人旨趣。”金城的绘画艺术可分为摹习古画和写生创作。金城酷嗜山水,“初学戴熙精细笔路,虽接近陆恢,但他从来不泥守于一家之法”,金城“最喜摹古,每遇名迹必精意临墓副本,有时一两遍不止,一生力学孜孜不倦,去世时不到五十岁。所遗摹古精心之作有二三百件之多。金城摹古画作“从唐以前至宋元明清各个朝代都有涉猎涵盖诸朝名家,如唐代王维;宋代荆浩、徽宗;元代黄公望、钱选、陈汝言;明代仇英、文征明:清代石涛、金农等等,从不拘泥于一家成法。”金城精研古法,不遗余力地临习古代经典画作,意图在于汲取古人笔墨及构图精髓,以求融会贯通形成自家画作风格,这类画作的代表作品如(仿王维学淡图》《仿石涛山水》等。大量临习唐宋元明清诸家风格各异的经典画作,金城传统绘画功底深,他在山水、人物、花鸟、走兽等绘画题材上都能写生创作。金城所作的花鸟画作中,最为有名的是他所绘制的数百幅不同姿态的鸟类,神态各异,灵活逼真。
听泉图
金城受西画的写实主义画法影响,有意识地提出了振兴中国工笔画的一些主张,并藉此引领中国画的创作走向。金城在(北楼论画》中对写意与工笔之辩证论述尤为确切:“夫诗文之中,有以高古简括胜者,有以纤丽精巧胜者。岂独于画不容有工笔写意之分,是不通之论也。然必谓高古简括高出于纤丽精巧,墓写大意高出于细笔求工亦偏倚不公之论也。平心思之,工笔固未足以尽画之全能,而实足奉为常轨。写意虽亦画之派别,而不足视为正宗。
《仿陈汝言百丈泉图轴》金城
能工笔者,学写意而不难。专写意者,求工笔则匪易。后人不察,动以写意矜人,谓能尊崇高古。而画之一道,遂失其堂堂正正之师。郎绍君先生认为金城“有力地开启了研究与崇尚宋元绘画的风气。他率先身体力行,大量临摹古物陈列所的历代名作,并形成了他视工笔为中国画学正宗,写意为别派的主张”,其山水画“俱皆竭精殚思、丘壑严整、笔墨绵密”。可见,金城认为写意与工笔只是派别的不同并无高下之分,而工笔又是写意的基础,造型功底好,写意就容易。他所倡导纯熟的造型能力是写意画的基础,从振兴工笔画创作的意义上来说,具有积极意义。
编辑 │ 冯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