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社月刊》的出版发行及其历史意义(六)

2024-06-08
《湖社月刊》的出版发行及其历史意义

文|吕鹏


2.jpg


三、结论


《湖社月刊》从第一期到第一百期不间断地刊登金城的《北楼论画》和《画学讲义》以及断续刊登《藕庐诗草》,几乎每册都刊登金城的作品。这种情况在同时期的其他刊物中是十分少见的,这是《湖社月刊》首要特征。相关研究表明,《湖社月刊》创办以前,金城画作流传于世的并不多见,月刊发表的相关文章与图片,是对金城艺术第一次有计划、大规模的整理,为后来学者研究金城提供了第一手材料,这是《湖社月刊》对现代美术史的贡献之一。此外,金城平生最为重要的几部著作都全文刊登于月刊,不仅清晰地体现了他的学术思想、艺术主张,而且也为湖社成员的理论学习提供了很好的教材。《湖社月刊》所刊载的湖社内外有关书画研究的文章和作品,也基本上践行了金城的艺术思想。

《湖社月刊》所刊载的文章,图片虽然数量浩繁,但并不庞杂,基本上专注于中国传统书画,其他如金石、碑版、泉布、古器物等,只占少部分,是一本专而精的艺术期刊:就中国书画而言,无论题材的山水、人物、花鸟、走兽,还是表现方法的工笔、写意或兼工带写,都有涉及,从这一点来讲,它又是一本广而博的艺术期刊。在同时期的传统书画期刊中无出其右。《湖社月刊》的编辑并没有一味地迎合当时艺术杂志的时尚方式,他们抱定“保存固有之国粹”、“精研古法”的宗旨,应对各种艺术革新思潮的冲击,顺应时代要求,努力提倡国画,争取生存空间,在延续传统的过程中有计划,有目的地更新,实现“沟通世界美术”的愿望。从这个角度来说。《湖社月刊》是湖社在空间发展上的延伸,是湖社“立言”的载体。

为了方便更多普通书画爱好者的实际操作,《湖社月刊》还设有技巧性很强的专刊、专栏,如前述“画雪景”专栏“画马”专栏,“画扇专栏”等,并刊登相关文章和古今作品,甚至课徒稿,以便湖社内外人士鉴赏和学习,大量图片也加强了相关文章的论说效果,这些图片印刷清晰、层次分明,便于观赏和临摹。每册《湖社月刊》在历代作品和金城作品之后,都刊登一定数量的湖社成员(从骨干评议到一般学员)作品,并不时附以作者小注或作品点评,这样能使外地与本地的会员相互增加了解,促进交流,另外,日本画家渡边晨亩、横山大观,小室翠云等人的作品也由《湖社月刊》首次介绍到中国,为中日两国美术交流起到了一定作用。这些做法既可以全面展现会员的作画水平,又可以结合月刊的广泛发行,最大限度地宣传自己,扩大影响,吸引志同道合者加入。同时对初学者也有实际作用,是湖社面对面教育的重要辅助。月刊定期编写艺术报道。《画界无线电》(后改为《画界琐闻》)从第33册始到第85册止,时间跨度从1930年到1934年,较为及时地反映了与湖社相关的画坛事件和动向,从而为这一时期北京美术史的研究提供了可信的原始资料。

《湖社月刊》通常在刊物的封二至封底以及四页扉页上刊登广告,既有与《湖社月刊》销售有关的广告,也有画家的鬻画润例,还有金城,齐白石等人的画册出版广告以及纯商业广告,这些广告一方面为了吸引资金、招揽生意,另一方面也体现了该刊物在社会上的传播与影响,同时还说明,这本刊物已具备了现代出版和销售特征。


image.png


总之,《湖社月刊》创办百期,历时10年,内容浩繁,成就斐然。它充分利用艺术期刊的特点,图文并茂,广泛深人地、连续地探讨中国传统书画艺术,注意把这些研究成果与当时的艺术实践相结合,努力践行湖社画会一贯的艺术主张。月刊在编辑发行过程中,充分考虑现代期刊出版理念。出版技术与营销模式,努力与社会沟通、融合,在一段时期内。《湖社月刊》与湖社画会并行,是画会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和工具,是这个组织运用现代化手段扩大自身影响力的重要手段,更体现了湖社画会的现代特质。

《湖社月刊》的出版是北京现代美术史上的重要事件,对中国现代美术史研究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作为文献,其本身为后来研究者留下了第一手资料。







来源 │ 美术观察

编辑 │ 冯冬


0.gif


1.jpg
天津湖社官方网站


2.jpg
天津湖社微信公众号


天津湖社今日头条.jpg
天津湖社今日头条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