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年湖社
艺术资讯
学术空间
天津湖社
关于我们
天津湖社艺讯
全国艺讯
湖社视频
湖社名家
湖社群星
画会大事纪
湖社展厅
湖社画刊
画会风采
拍卖资讯
天津湖社
搜索
文章详情
20世纪前期的湖社与京津地区画家(三)
2024-06-08
文|李松
四、金城、周肇祥与古物陈列所
金城与周肇祥二人在20世纪初期对于推动中国画的继承与发展所作的贡献,除共同发起组织中国画学研究会之外,还为筹组和健全古物陈列所各自作出自己的贡献。
古物陈列所筹建于1913年底北洋军阀政府袁世凯当政之时。1914年宣告成立,1915年10月正式对外开放,早于故宫博物院建立并开放整整10年。
古物陈列所设置于故宫紫禁城保和殿以南,午门、东华门、西华门以内及周边地区,陈列品来源包括两个主要部分,一部分是清代热河行宫及各皇家园林的陈设物品,一部分是沈阳清故宫所藏古物。当时,紫禁城的内廷部分仍由以溥仪为首的逊清皇室居住着。
古物陈列所内景(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文藏)
古物陈列所将清廷旧藏的一部分书画和青铜器、陶瓷等艺术品向社会公开开放,扩展了人们对传统艺术的视野,并为人们提供了直接观赏、临摹古代艺术杰作的机会,对于20世纪中国画的发展起过重要作用。金城是建立古物陈列所的倡议者、建设者,也从对古画的临摹中,奠立了他的绘画史观和艺术成就。
在《金拱北先生事略》中记述金城于辛亥革命后,“荐补内务部佥事,旋被选为众议院议员,历任国务院秘书、蒙藏院参事。在内务部时,议设古物陈列所,为当轴采纳,即令监修工程,[16]皆参考各国博物院成规,备臻完美。……又念陈列物品大都数千年遗传,得之匪易,聚之尤难,于历史、美术均有重要之关系,虽分门别类,仅用中文,外宾来参观者每苦茫洋无津,乃倡议聘请华洋考古专家数人,互相考据,编译详细目录,并用西文记载,参观保管,便利殊多;并鉴及历代帝王画像,幅多而巨,向无副本,陈列日久,必为风日所蚀,一经损坏散失,即无从补绘,力请招员缩临副本二份,一备所中陈列,一则藏之他埠,原本则永久珍藏之。其他宝贵稀有之品亦可择优摹绘,实为爱护古物思虑周远之举,当事者颇然其说。曾经从事临摹,只以时事多故,半途中辍,迄今犹未竣事也”。
在陈宝琛撰文的金城墓志铭中也提及:“当事既辇致盛京内库及热河行宫所藏金石书画于京师,君为议员,倡议就武英殿陈列餍众观览。”并说到金城在古物陈列所勤奋临摹的情况:“中多名迹,为世所希。见君日携笔研坐卧其侧累年月,临摹殆遍。画艺大进。”他还曾将画进呈给溥仪,得到溥仪所赐“模山范水”的匾额。
金城为古物陈列所书画文物保存所采取的两项措施富于远见,也与他在海外参观博物馆所得到的借鉴与启发有直接关系。这些做法为后来故宫博物院的建设积累了经验。
作为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先驱者之一,金城还有更宏远的设想:筹设中华博物院,准备建立由中美考古专家组成的专门组织。终因时局变化,未能实现。
作为博物、文史学者的周肇祥,曾于1926年8月24日起担任古物陈列所所长,副所长为周贞亮。同年12月6日,周肇祥任古物鉴定委员会委员长,对古物陈列所的学术建构、出版等都起过重要作用。
据史树青记述:周肇祥出任古物陈列所所长时,“由于执掌所司,古器名画,多所寓目。并对所中古物鉴别组成古物鉴定委员会,聘罗振玉、李盛铎、宝熙、颜世清、郭葆昌、陈汉第、邵长光、萧谦中、徐鸿宝、容庚、马衡、王禔、陈浏、庆宽、徐宝琳、陈时利、陈承修、余启昌、邵章、张伯英、梁鸿志等人为委员,委员会内分为书画、陶瓷、金石、杂品4组,别其真赝,评其甲乙,编有《古物陈列所书画目录》13卷,附3卷,又编《书画集》6册。青铜器则由容庚先生编为《宝蕴楼彝器图录》及《武英殿彝器图录》。各书之成,先生擘划尤多”。[17]
古物鉴定委员会成员中的书画家颜世清、陈汉第、萧谦中等人,也是中国画学研究会的重要成员,或为发起人,或担任评议。
周肇祥于1928年2月27日提出辞职,次日获准,在任共一年半。
20世纪30年代后期,古物陈列所设国画研究馆,古物陈列所内的许多古代绘画原作为学习、研究者提供了直接临摹、研究的便利,对当代中国画承继传统绘画经验、培养人才和文物保存都有重要作用。研究馆初成立时,学员多为北平艺专、辅仁大学专修科的学生。他们之中有些人曾长期在古物陈列所从事临摹学习,后来担任助教。
1942年古物陈列所副所长张允亮兼国画研究馆馆长期间,在国画研究馆担任导师的有黄宾虹和于非闇,助教有陆鸿年(教人物)、田世光、俞致贞(教花卉)、谢天民(教山水)[18],此外,张大千在1938年5月离北平前也曾在国画研究馆担任过导师[19]。
《黄宾虹传记年谱合编》中记载,1937年6月,黄宾虹“应北平古物陈列所之请,赴北平审定故宫南迁书画……当时并兼任国画研究室(应为‘馆’)导师,及北平艺专学校讲师”,“北平沦陷后,先生以逼于生活,又无法南返,仍在古物陈列所及北平艺专任职”。[20]但古物陈列所保管的文物已在1933年奉命装箱随同故宫博物院第二批南迁文物装运火车南迁,[21]则黄宾虹所参与鉴定的似应为原计划陆续南迁的其余古代书画作品。不幸,黄宾虹来北平后一个月便发生七七事变,从此滞留北平10年。
于非闇
于非闇(1889—1959),名照,祖籍山东,生于河北。书画篆刻得自家学,1935年以后致力于工笔花鸟画。以赵佶为中心进行研究,曾长期从事于对古画的临摹、默写和研究,并借鉴古代丝绣品和民间绘画,其作品继承并发扬了唐宋以来工笔花鸟画的传统,设色明丽典雅,富于装饰性,并与瘦金体题字取得统一和谐,曾任教于京华美专、国立北平艺专等校。1956年任北京中国画院副院长,著有《中国画颜色的研究》《我怎样画工笔花鸟画》等。
担任过国画研究馆助教的陆鸿年1936年毕业于辅仁大学美术系。1937—1947年入国画研究馆为研究员、助教。田世光1937年毕业于京华美术学校国画系后,在国画研究馆任研究员、助教、讲师。女画家俞致贞1934年从于非闇学习小写意花鸟及工笔花卉。1937年后在国画研究馆临摹研究以宋元工笔花鸟为主的历代名画,兼习绘画史论及绘画颜料制造,前后历时8年,郭味蕖、晏少翔、钟质夫等也都曾入国画研究馆为研究员。他们在新中国成立后,曾执教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等艺术院校,是很有成就的工笔重彩人物画家或花鸟画家。他们的艺术经历与教学经历富有代表性地勾勒出一条近世中国工笔重彩绘画传承的线索。
抗战胜利以后,南京政府决定将古物陈列所归并故宫博物院,交接工作从1947年9月开始,到1949年3月完成,国画研究馆的活动也就从开始交接之时结束了。
从故宫博物院、古物陈列所以及世家收藏古代书画名迹的临习中,对传统绘画艺术获得深刻理解,取得重要成就的还有溥雪斋、溥心畬等清代宗室后裔。
溥雪斋
溥雪斋(1893—1966),名伒,号雪道人、邃园、南石居士、松风主人等。满族,清宗室。清末曾任乾清门行走,御前行走,参加校理内廷所藏书画,精通琴棋书画,山水师法唐寅,画风精致深秀,曾担任辅仁大学美术系主任、中国美协北京分会副主席,北京古琴研究会主席。
溥心畬
另一位重要的清宗室画家溥心畬(1896—1963),名儒,号西山逸士。早年入法政学堂,1915年入德国柏林大学,获博士学位,1928年任日本京都帝国大学教授。回国后任教于国立北平艺专,曾为中国画学研究会评议。由于家庭环境优越,有机会观览、临摹古代绘画名迹,山水、人物、花卉兼能,并工书法、诗词,山水画创作兼融南北宗画法,画风气象高华清丽,与张大千并称“南张北溥”。1949年去台湾,任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主任。有《寒玉堂诗文集》《凝碧余音集》《金文考略》《四书经文集证》等著作。
清宗室中,从临摹宋元真迹和写生中培养锻炼了绘画技巧,成为名画师的还有溥毅斋(1901—1966),号松邻。1958年被聘为北京画院画师。
溥心畬、溥雪斋于1925年曾与关松房等组织松风画社。关松房(1901—1982),原名枯雅尔•恩棣,字雅云,曾用夕庵主人等笔名。满族,少年时期曾摹写故宫、古物陈列所及私人收藏古代名画,擅青绿山水,长于鉴定书画、陶瓷,著有《清代陵墓考》。
以精于摹古驰誉画坛的还有祁昆等人。祁昆(1894—1944),字景西,号井西居士,北京人。早年制造颜料,得识诸名家,曾从姜筠学画,精于摹古,画风工细,长于小青绿山水。
此外,马晋、刘奎龄等人借鉴故宫旧藏郎世宁等人融会中西画法的写实性作品,在走兽题材方面作出新的开拓。
刘奎龄(1885—1967),字耀辰,号蝶隐,天津人。早年自学古代院体绘画和水彩、素描,研究吸收郎世宁画法作飞禽走兽,造型基础好,画风细腻清丽,真实感很强,在同类题材作品中独树一帜。从1912年起以卖画为生,1956年曾当选天津美协副主席。
无可讳言,这一类写实的画风也受到日本画的影响。
(本文选自北京画院编《京派绘画研究》。未完待续……)
来源 │ 北京画院
编辑
│
冯 冬
天津湖社官方网站
天津湖社微信公众号
天津湖社今日头条
分享
下一篇:
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
这是第一篇
发表评论
登录评论
匿名评论
提交
提交